广东东正安全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东正在国家强制标准《可燃性粉尘除尘系统防爆安全规范》研讨会上发言

发布日期:2024-12-12 浏览次数:61

常见粉尘安全隐患一:铁制品打磨抛光与铝镁等合金制品共用一套除尘系统;

1.1隐患点:铁制品打磨产生大量火花,引起沉积在管道和除尘器中的可燃性粉尘的燃爆事故;

 

1.2摘自2024-9《可燃性粉尘除尘系统安全规范》草案4.5应按照不同工艺分片(分区域)设置相对独立的除尘系统。不同类别的可燃性粉尘、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体等易加剧爆炸危险的介质不应共用一套除尘系统;

1.3实用价值:本安全规范的落地,利于地方监管部门辨识此类风险,避免此类粉尘燃爆事故;

1.4注意要点:现场粉尘安全隐患检查时,企业当前只打磨抛光一种性质的金属材料而容易忽略企业实际上是的不同性质的金属材料共用一套系统;通过检查企业的打磨抛光工件和打磨抛光后的成品库,可以辨识出来。      

 

 

常见粉尘安全隐患二:采用正压吹送收集可燃性粉尘;

2.1隐患点:(1)正压风机在实际工况中可视为点火源,因为前端吸入硬质异物和叶轮碰撞会产生大量火花;风机叶轮金属疲劳产生破损,也会产生大量火花;风机电气故意和其他故障,也可能会产生的火花。(2)通过正压风机的可燃性粉尘未经过滤,在有点火源作用下,容易引发燃爆事故。

 

2.2摘自2024-9《可燃性粉尘除尘系统安全规范》草案4.8铝镁等金属粉尘除尘系统应采用负压除尘方式,其他可燃性粉尘除尘系统采用正压吹送粉尘时,应采取火花探测消除等防范点燃源措施。

2.3实用价值:本条规范落地,要求采用负压,杜绝了因正压吹送产生的粉尘燃爆事故;

2.4注意要点:铝镁以外的其他可燃性粉尘采用正压时,企业采购火花探测消除装置可能因品质不到位、或维护保养不到位,或安装错误,或水源水压不到位,导致火花探测消除装置失效。正压的风险仍然无法有效防范。      

常见粉尘安全隐患三:除尘器未设置泄爆装置,或者设置泄压面积不足;

3.1隐患点:无法及时泄爆,容易引起设备无序爆炸或粉尘二次爆炸,造成事故导致人员伤亡

3.2 摘自2024-9《可燃性粉尘除尘系统安全规范》草案5.1.2.2应根据除尘器的几何尺寸、除尘器结构强度、处理粉尘的最大爆炸压力 Pmax 和爆炸指数(KST)、泄爆装置的开启压力与泄压效率计算泄爆面积,并出具泄爆面积计算书。

3.3实用价值:安全规范明确要求科学计算泄爆面积,杜绝实际应用中很多泄爆的形式主义工程,如泄爆面积不足、泄爆装置选型不对等导致的泄爆失效,造成粉尘安全事故不可控的后果;

3.4注意要点:存在因除尘器箱体或管道的强度不够,导致耐压不足,在爆炸情况下,仍然发生整体爆炸或二次爆炸,泄爆装置没有发挥相应作用。

常见粉尘安全隐患四:可燃性粉尘除尘系统管道厂外部分未设置隔爆装置;

4.1隐患点:在燃爆风险最高的厂外除尘器内部发生爆炸时,冲击波和火焰进入厂内车间,引发二次爆炸,导致重大人员伤亡事故;

4.2 摘自2024-9《可燃性粉尘除尘系统安全规范》草案5.1.3关于隔爆的一系列规定;

4.3实用价值:安全规范对于隔爆规定,能有效防范引发车间二次爆炸导致的重大人员伤亡事故;

4.4注意要点:隔爆装置安全位置至关重要,其中抗暴板的强度,重力牵引装置,锁死装置,相邻管道的强度,支撑装置也至关重要;特别注意,有部分粘性很大或类似于PCB及纺织类粉尘不适用隔爆装置。

生产中常见隐患五:未设置风罩或者风罩设置不合理,导致粉尘收集效果差;

5.1隐患点:形成粉尘扩散,导致车间粉尘沉积,人为增加在可能发生二次爆炸的粉尘剂量,同时增加电气设备故障概率或火灾事故;

 

5.2 摘自2024-9《可燃性粉尘除尘系统安全规范》草案5.2.1生产加工系统产生粉尘释放的作业工位应设置吸尘罩或吸尘柜,吸尘罩  或吸尘柜的形式和设置应满足生产操作和检修的要求。

实用价值:对吸尘罩的明确要求,利于企业和地方监管部门辨识此类风险,避免重除尘设备轻吸尘罩的问题,极大减少在二次爆炸可能发生时,参与粉尘爆炸的剂量。

5.4注意要点:吸尘罩设计至关重要,除了符合粉尘逃逸方向的形状设计外,还需注意符合具体岗位工人的生产操作细节,同时部分粮食加工、粉末加工等企业的风罩设计还需设计特殊结构,避免过多把粉末原料变成废料吸走。安全重要,企业的效益也重要,注重企业的效益和岗位工人的生产动作,才不会出现后期企业直接拆除风罩等行为。

常见粉尘安全隐患六:粉尘收集管道连接件强度不够,本身存在安全隐患,在粉尘爆炸发生是易掉落断裂;

6.1隐患点:金属管道或隔爆装置等属于有一定重量的部品,如果连接件强度不足或支撑设施承重不足,会导致在正常状态下,特别是事故状态下,导致物体打击的人员伤亡事故;

 

6.2 摘自2024-9《可燃性粉尘除尘系统安全规范》草案-5.3.2.c除尘风管连接段采用金属构件紧固,并采用与除尘风管横截面积相等的过渡连接,除尘风管连接段的设计强度应大于除尘风管的设计强度。

6.3实用价值:安全法规明确金属构件紧固和连接段强度,避免这方面的误区,防爆除尘系统属于安全防护设施的,应属于本质安全型,不应带来新的安全隐患;

6.4注意要点:相应强度不仅考量正常状态下的承重,还应考量管道粉尘堵塞增加的承重和事故状态下,应避免安装在正下方有人员操作或人员行走的通道或出入口。

常见粉尘安全隐患七:除尘系统管道内风速到不到要求,且未开设检查清灰口,长期未做检查清理,粉尘堆积严重。

7.1隐患点:当管道有可燃性粉尘堆积时,直接导致火灾探测消除装置失效,同时堆积的粉尘直接被火花引燃导致燃爆事故,并增加车间内粉尘二次爆炸的风险。

7.2 摘自2024-9《可燃性粉尘除尘系统安全规范》草案5.3.3除尘风管的风量及风速应满足除尘管道内不出现堵塞、积尘的要求。除尘器进风管应设置检查口和清灰口。

7.3实用价值:杜绝管道堵塞是避免粉尘燃爆事故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7.4注意要点:导致管道堵塞的原因很多,除尘系统的管道设计应根据粉尘特性和实际工况进行针对性设计;比如,采用管道变径设计,确保风速均衡,有效避免风速不均带来的堵塞;对于容易挂壁的粘性粉尘和含有丝带特征的,采用管道内部光滑工艺;对于容易结露泥化的粉尘,采用外部加热和空气除湿设计等等符合客观实际的设计应用

生产中常见隐患八:除尘器箱体强度不够;

8.1隐患点:强度耐压不够,导致发生爆炸后,除尘器严重变形作废或发生整体爆炸,泄爆装置无法发挥作用,引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8.2摘自2024-9《可燃性粉尘除尘系统安全规范》草案--5.4.2.2箱体的设计强度能够承受采取控爆措施后产生的最大爆炸压力,设置在建筑物内的箱体采用钢质金属材料。

8.3实用价值:对于除尘器箱体强度的规定,有效避免实际应用过程中,企业随意采购强度低的除尘器。在粉尘防爆领域,本体和管道的强度耐压性是很重要的要素,可以说,强度不足会导致相当部分控爆措施失效;

8.4注意要点:加强除尘器箱体耐压强度,除了箱体钢板厚度外,还应增加相应的加强筋等方法,根据相应粉尘爆炸特性去针对性设计。    

9. 摘自2024-9《可燃性粉尘除尘系统安全规范》草案5.4.4.1用于纤维或飞絮除尘的滤网应采用负压吸尘清灰方式。

9.1实用价值:对于纤维或飞絮类粉尘,采用常见的除尘方式,反而极大增加火灾风险和可能诱发的燃爆风险;本安全规范要求用负压吸尘清灰,符合工艺特点;

9.2注意要点:这类粉尘的除尘方式和一般除尘工艺有较大区别,务必考虑到中长绒状会导致挂壁堵塞等问题

常见粉尘安全隐患九:湿式除尘系统的循环水池过滤效果不好;

10.1隐患点:湿式除尘循环水池过滤效果不好,直接导致水管堵塞,喷头堵塞等问题;一旦堵塞,湿式功能失效,水雾无法完全捕捉粉尘和水面无法覆盖收集到的粉尘,铝镁等金属粉尘处于半干半湿或在湿气环境下的干式结块,极大金属粉尘燃爆风险。

10.2摘自2024-9《可燃性粉尘除尘系统安全规范》草案5.4.18湿式除尘器循环水池应具有多级沉淀、泥浆过滤功能,并定期清理。

10.3实用价值:安全规范要求的多级沉淀和泥浆过滤功能,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要害,杜绝湿式除尘的失效以及引发的粉尘事故;

10.4注意要点:循环水池的要求,要设计足够的容积,确保能实现多级沉淀,如果容积不够,就较难形成沉淀效果;同时尘水混合状态下,对于过滤难度较大的,如果能采用主动性过滤或垂直式过滤的多级沉淀方式。            

常见粉尘安全隐患十:除尘系统维护与检修不到位;

11.1隐患点:除尘系统是各个环节部品互为关联的整体系统,一旦某环节的部品存在问题,都可以引发整体的问题和引起不可控的粉尘事故后果;

11.2摘自2024-9 《可燃性粉尘除尘系统安全规范》草案6.维护与检修6.1-6.4

11.3实用价值:安全规范的明确规定,让企业充分重视维护与检修,也为地方监管部门在日常执法检查提供在维护与检修领域检查的方向和依据;

11.4注意要点:鉴于除尘系统各个环节互为关联的特点,在维护与检修也应根据实际采用的除尘系统来制定细化的实施的点检表,避免维护